测评问题的设计来自真实事件,该类事件是检验个人是否成为优秀者的关键事件之一。根据能力素质的行为分层模式,结合情境逼真性。一方面判断有依据,一方面减少答题作假可能性。
各类情境问题以能力素质模型中的各项能力素质为测评目标,以行为数据传记式问卷为题目设计素材(或采用行为事件访谈采集和提取关键事件,该类方式定制性好,成本也高),针对性的设计测评问题。
能力素质模型强调的行为方式易观察易识别,和绩效有直接关系,适用于内部评价;对于自我作答的外部甄选问卷,根据能力素质模型发展的问题显得过于直接和易于猜测目的。
行为数据传记式问卷补足了能力素质模型题目的易于猜测考察目的的缺陷。
能力素质模型补足了行为数据传记式问卷各项问题测试的目标能力比较发散,难以验证和绩效间的直接关系的缺陷。
测评问卷设计原理:
在每个指标上的题目设计不少于4题,以保证从一个能力素质指标的多个角度对它进行评价。同时加入一定数量的干扰题和验证题。如下图所示。
附图:
问卷题目设计方式:
问题设计的总原则:不带社会价值倾向,即使是反面的题,也会用中性的表述表达
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根据能力素质层级定义为题目设计的逐级递增或递减幅度的主要依据。行为材料经过半个世纪积累,针对性准确,题库质量高。 【题库示例:影响能力-
他人误解】
防伪性:每个测评维度设置验证题,分别插入测评系统的不同页面,根据“人在虚伪选择时的记忆会隔时不清或紊乱“的定律,计算真实性系数。下表中,蓝色为被验证题,进入记分系统用以计算该指标得分,红色为验证题,不进入记分,只用于计算真实性系数(当个人报告中的真实性系数低于80%时,该测评结果报告作废)。
测评指标:灵活调整(适应调整)
|
32145 |
参加面试时,当被问到的问题无法回答时,我通常会:
(1) 思考和了解面试者这样问的原因
(2) 避实就虚,用模棱两可的回答应对
(3) 实事求是,回答不知道
(4) 礼貌地请面试者再说一遍问题
(5) 用一个类似的例子来暗示答案,但不明说 |
32145
(验证题) |
在公众面前发言时,当被问到很尴尬或很突然的问题时,我通常会:
(1) 反问提问者这么问的原因
(2) 笼统概括,含糊过去
(3) 不想回答,回答不知道
(4) 请提问者把问题说的更清楚一点
(5) 举一个例子来打比方,不直接回答 |